
周野
2021/12/30 18:49:03
【一日一印*我生百事常随缘】出自宋苏轼《和蒋夔寄茶》:世上功名何日是,我生百事常随缘。吟哦相对忌三伏,歌罢曲肱还醉眠。 “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此中“随缘”即是涵天容地之心,它能涵盖万事万物。有了这种心态,便可应万变,世间一切在其心中没有不能通达的。 人生无常,苦乐如泥。看淡以后,一切皆是梦幻泡影。 以为乐事可羡、苦事可怕,都是苦和乐没有到来时的心境。等到苦与乐真正来临了、亲身经历了,自然也就看淡了。层出不穷的苦难和不顺,使苏轼学会了自我疏解。不怨天不尤人,淡然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在急风骤雨中谈笑自如。一个人若能做到“我生百事常随缘”,就再也没有什么事能让他发愁。
- 收藏
- 转发
- 0
- 374

周野
2021/12/29 16:25:48
【一日一印*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乃禅宗悟道之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 收藏
- 转发
- 0
- 371

周野
2021/12/28 20:36:45
【一日一印*随缘】缘是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 顺应机缘﹔任其自然。语出南朝宋宗炳 《明佛论》:“然羣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麤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唐戴叔伦 《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北齐书·陆法和传》:“法和 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佛说,随缘,是最好的成全。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万事万物自有规律,我们不要盲目的追逐外界的风景,而是要更多的关注自己内心的世界,心,若能随缘而观,随缘而喜,任它云卷云舒,都是好风景。苦乐随缘,得失随意,人生在世,始终有很多无法左右的因素。佛家有言,有缘不推,无缘不求,顺其自然,烦恼即去。
- 收藏
- 转发
- 0
- 372

周野
2021/12/27 23:35:18
“谁非过客,花是主人”这副对联出自中华民国陆军上将张钫,现存于新安县千唐志斋中张钫的书房,他的书房叫做“听香读画之室”。 千唐志斋是我国唯一的墓志博物馆,也是金石碑刻和书法艺术的宝库。映着大门,有座被藤蔓“包围”的石屋,这是张钫的书房,于1918年建成,已历经百年风雨。“谁非过客,花是主人”八个古拙的大字,分别镌刻在书屋正面的墙体左右。 是说人生渺渺数十年,如白驹过隙一般,亦如青烟一缕,花草砂石却一往如昔,你说谁是主人呢?此对联字数虽少,内涵却很丰富,上联写“过客”喻“时间”,下联写“花”喻“空间”。作者从时空入手,仅用八个字,就带出了沧桑感。
- 收藏
- 转发
- 0
- 370

周野
2021/12/27 14:19:08
说起猴子,中国人会有一种亲切感,猴子活泼伶俐,谁不喜欢呢,何况还是人类的近亲。当然对中国人而言,对猴子的感情还和中国人的偶像齐天大圣孙悟空分不开。《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将中国的猴文化上升到了一种国人的精神,美国电影有各种英雄超人,而孙大圣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神话和英雄代表。猴年马上到了,在等待中先来看看中国的猴文化。 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九位,称为“申猴”。伴随着中国的生肖文化,猴文化也代代流传。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今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每年的春节,中国人庆祝节日都会与当年的生肖联系起来。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 除了谐音取意吉祥外,汉语中有不少关于猴子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在中国古诗里,猴的形象也经常出现,最为流传的应该是诗仙那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啼,已经成为古诗的一种意象,颇为有趣的是,猴子活泼,但猿啼浸染了浓浓的乡思和凋零孤独之感。古诗里的猿啼,带来了一丝古意,合着水墨渐远的意境,掠过一点怅惘。涉及猴的赋、笔记小说、长篇小说也为数不少,除了家喻户晓的明朝小说巨著《西游记》,三国东吴万震的《南州异物志》、西晋著名诗人傅玄的赋《猿猴赋》、东晋史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张华的笔记体小说《博物志》,南朝宋小说名家刘义庆的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等都有过关于猴的描写和故事。
- 收藏
- 转发
- 0
- 516

周野
2021/12/26 15:17:04
【一日一印*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克制自己,使言行举止符合于“礼”,就是仁。语出 《论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口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 收藏
- 转发
- 0
- 369

扫描二维码访问
企业家手机官网
留言板更多
新媒体许国发 (1216629555),已加,有上官周画
我们是天九集团的是中国最大的独角兽孵化器,我们的项目是几千个项目里面挑选出来的,所有项目必须是已经在本地成功并且需要快速扩张占领市场的,我们是帮其加速,项目利润在我们孵化他之前必须已经盈利并且盈利最少达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