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野
2018/3/29 21:47:34
【一日一印*慈悲喜舍】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慈、悲、喜、舍的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
【一日一印*慈悲喜舍】慈悲喜舍是《阿含经》到大乘诸经中反复倡导的精神。慈、悲、喜、舍的无限扩大、无限深化,称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无量心”,或称“四梵住”(四种清净无染的心)。
- 收藏
- 转发
- 0
- 0

周野
2018/3/28 23:35:14
【一日一印*德不孤】“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语出《论语.里仁》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邻”就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所以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
- 收藏
- 转发
- 0
- 0

周野
2018/3/27 22:59:44
【一日一印*花开见佛】花开见佛是念佛法门是佛教里面净土宗的修行方法。主旨是通过念佛得以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其中一个愿就是人在临终时可以一念或十念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有一个人发愿要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莲花池里就会生出一朵莲花,这个人念佛念的越好,荷花就长得越好,反之,如果生了退转之心,莲花就会随之枯萎。到了此人寿尽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拿着这支莲花来接引此人。此时花还没有开。到了此人处,阿弥陀佛从眉心的白毫处放出光明,将此人神识摄入莲花中。回到极乐世界放入莲花池中。莲花根据此人在世时修行的程度分为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至下品下生共计九种。越往上开花的时间的越快。花开后就会见到阿弥陀佛,为你讲法。
- 收藏
- 转发
- 0
- 0

周野
2018/3/26 23:53:51
【一日一印*拈花一笑】拈花一笑是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 收藏
- 转发
- 0
- 0

周野
2018/3/24 22:13:10
【一日一印*呦呦鹿鸣】呦呦:鹿的叫声。朱熹《集传》:“呦呦,声之和也。”指鹿鸣声。语出《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操《短歌行》。
- 收藏
- 转发
- 0
- 0

周野
2018/3/23 22:21:32
【一日一印*无声惊雷】无声之中,却激荡着震撼人心的惊雷。也指善于观察思考,在平常处发现重大问题。于无声处听惊雷,该诗句出自鲁迅的《无题》,该诗篇创作于1934年,他后期的一些诗篇形象地写出了革命胜利的信心,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以极大的鼓舞。《无题》——鲁迅(1934年)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芒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收藏
- 转发
- 0
- 0

扫描二维码访问
企业家手机官网
留言板更多
新媒体许国发 (1216629555),已加,有上官周画
我们是天九集团的是中国最大的独角兽孵化器,我们的项目是几千个项目里面挑选出来的,所有项目必须是已经在本地成功并且需要快速扩张占领市场的,我们是帮其加速,项目利润在我们孵化他之前必须已经盈利并且盈利最少达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