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野
2024/7/7 14:05:02
【一日一印*修德种福】修德种福意味着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善行和美德,最终能够收获到福气和幸福。这个概念强调了道德行为和善行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积累这些正面的品质,人们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德行和品质,也能够为自己和家人带来福气和幸福。这是一种鼓励人们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 收藏
- 转发
- 0
- 375

周野
2024/7/6 12:30:20
篆刻作品展示的方式通常是制作印屏,印屏形式的美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制作印屏已经成篆刻作品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忽视的环节。其实,制作印屏也是在创作。在这过程中,对作者的审美、定位、工艺和思路都是一个考验。一幅赏心悦目,工艺精致的印屏不仅要让评委们得到青睐,更是对观赏者的尊重和负责,也是我们印人对印、边款和印屏三位一体创作水平和创作态度及审美、品味的具体体现。
- 收藏
- 转发
- 0
- 313

周野
2024/7/6 9:17:55
【一日一印*不可居无竹】“不可居无竹”意味着居住的地方不能没有竹子。这句话出自宋代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表达了宁愿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住的地方没有竹子的观点。苏轼通过这首诗强调了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追求的理念,认为即使物质生活匮乏,也不能失去高尚的情操和纯洁的精神追求。 诗中的“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表达了没有肉吃虽然会让人身体瘦弱,但没有竹子则会让人变得庸俗。苏轼认为,人瘦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变得肥胖,但人一旦变得庸俗就难以医治了.这句话不仅展示了苏轼对竹子的喜爱和对高洁情操的追求,也反映了他超然不俗的人生态度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苏轼的这首诗是在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春,他出任杭州通判时,游览位于於潜县南二里的丰国乡寂照寺的绿筠轩时所作。寺内以竹点缀环境,十分幽雅,苏轼与僧人慧觉的交往中,写下了这首诗,借题“於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
- 收藏
- 转发
- 0
- 367

周野
2024/7/5 10:53:14
【一日一印*得鱼忘筌】该成语最早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外物》。筌:用竹或草编的捕鱼用具。捕到了鱼,就忘掉了筌。原比喻悟道者忘其形骸,目的达到了就忘掉是凭借什么达到的。后比喻达到了目的,就忘记了赖以成功的条件和根本。
- 收藏
- 转发
- 0
- 376

周野
2024/7/4 11:57:19
【一日一印*兴之所至】兴之所至意味着人心里突然或偶然对某事产生了兴趣。这个表达源自《兰亭集序》集字联中的“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一时刻因为某种原因对某事产生了兴趣或冲动。这个成语的结构是主谓式,其中“兴”代表兴趣,而“所至”表示兴趣所驱使的方向或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说某人“兴之所至”时,我们通常指的是这个人因为一时的兴趣或冲动而做出了某种决定或行动。例如,一个人可能因为突然对某个活动产生了兴趣,而决定去尝试或参与其中,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计划行动。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因为一时的兴趣或感觉而做出的自然反应或选择。
- 收藏
- 转发
- 0
- 374

周野
2024/7/3 11:13:54
【一日一印*平安是福】“平安是福”意味着在生活和工作中没有危险,稳定安全,这种状态是人们追求的幸福。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生活哲理,强调了平安对于人们幸福感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平安被视为一种基本的福气,是人们最朴素、最深切的祝福和期盼。“平安是福”这一观念源于对生活基本需求的认识,即健康、安全和稳定是幸福生活的基石。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和名利的同时,不要忽视生活中最简单的幸福,如家人的健康、朋友的陪伴和内心的宁静。此外,“平安是福”也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智慧,即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 收藏
- 转发
- 0
- 368

扫描二维码访问
企业家手机官网
留言板更多
新媒体许国发 (1216629555),已加,有上官周画
我们是天九集团的是中国最大的独角兽孵化器,我们的项目是几千个项目里面挑选出来的,所有项目必须是已经在本地成功并且需要快速扩张占领市场的,我们是帮其加速,项目利润在我们孵化他之前必须已经盈利并且盈利最少达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