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周野 > 新闻资讯 > 资讯内容

扫描二维码访问

企业家手机官网

周野——收藏是我人生收获的最大快乐

 

发布时间:2016.02.24     新闻来源:周野的LOFTER

 

越来越喜欢静坐在书房里,点一柱沉香、泡一壶好茶,静心摩挲把玩着菩提佛珠,气定神闲中品味着收藏的快乐。在收藏界,我虽然见证了福建古玩收藏文化的变迁,但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新兵,谈起古玩收藏,最初只是因为喜欢书画篆刻的缘故。在古玩收藏市场泡久了,潜移默化地喜欢上了收藏,印石买多了,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收藏家。 

 

 

生长在有福之州,近水楼台,我的收藏从寿山石开始。二十多年前,除了五一路的东方书画社和古田路的九仙斋,福州没有几家卖寿山石的店铺,那时我的九叔公周树湘在于山的福州美术馆工作,有一次,他知道我在学篆刻,便送给了我几块寿山石印胚和一册陈子奋先生印谱,从此,便与艺术和收藏结上了缘。二十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一边看书学习收藏,一边在流通中欣赏宝物。在我眼里,收藏并不单是财富,也蕴藏着文化与灵性。经常去博物馆,会在珍贵文物前驻足停留半个多小时,其实玩收藏“悟性”很关键,很多人误以为古玩收藏拼的是书本知识,而我认为,只有多多分辨与接触收藏品,佐以自己内涵的提升,多一些沉淀,少一些铜臭与浮躁,才能感受到收藏文化的魅力。

 

说起我从事收藏工作的历史,那是从2004年开始,当时我从《福建茶叶》杂志执行总编的位置退下来,在朋友的怂恿下把家里收藏的寿山石和其它收藏品拿出来开了个收藏会所,从而才真正走上了古玩收藏的道路。 

 

 

每逢周末,就一定要去台江古玩市场。那时,市场里的陶瓷、奇石、名人字画等收藏品看得我眼花缭乱。渐渐地,古玩市场犹如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喜欢听听行家里手们如何鉴别,又如何把脉市场行情的。从最初的懵懂,逐渐对古玩产生了兴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几年来,在搜集古玩收藏品的过程中,我真没少花功夫和钱物。一次,听说鼓山一村民家收藏有一个早期的寿山石精品,我放下手中的活就赶了过去,但不管我怎么劝说,对方就是不愿意转卖,我仍不死心,经多次造访后,因感动于我的执着,最终村民还是卖给了我。后来经鉴定,这个寿山石圆雕作品是寿山石雕刻宗师郭功森的作品。  

 

有一次在古玩市场,看见一堆人围着在一起把玩一块品相很老的藕粉地鸡血石,福建人很少玩鸡血石,大家都认为是石粉压制的仿石料,我当时也是这样觉得,但我想价格不高,买回来刻印还是不错的,就花了五十元钱买了回来。回到家里,试了一下刀,大吃一惊,居然大家都走眼了,这是一块质地上乘的藕粉地鸡血石!这是我玩收藏以来捡的一个大漏!

 

 

还有一次,一位朋友跟我说,他长乐市的朋友家里有一方鸡血章想转让,当地人都在传说是明朝的,我立马赶往长乐市,但可惜的是,那件被当地村民称之为宝贝的物品,其实是件八十年代仿品。  

 

说起有趣的收藏故事,我还想起大约五年前发生在福州市鼓屏路路边的一件有趣的事儿。当时正值福建省地铁建设的高峰,鼓屏路上出土了一些文物,因为冶城特殊的历史文化地位,一些“颇有创意”的人将地铁工地挖掘和文物联系起来,并从外地购买不同历史时期的“仿真赝品”以建筑工地作掩护进行“文物”销售。在精心设计的场景和建筑氛围的渲染之下,这些“被文物”化了的“玉器”身价,最高叫价达到了3000多块。在当时,这是“仿真赝品”中的天价了。一些被迷惑的路人纷纷上前询价“淘宝”。有趣的是,这些所谓的“文物”都被多管闲事的我“搅局”而未成交,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文物打假虽不属于我的范畴,但每每遇到有人兜售仿真赝品自己都会用委婉的方式,改变高价的交易轨迹。不过从多年的“文物打假”里面,我却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一面,那就是中国人对历史文化的追求和载体的收藏需求,正呈现出规模放量的趋势。这或许是我在文物打假过程中的另一份有益心得。  

 

我一直很喜欢和田玉手把件,有一件平安扣手把件是我多年前在福建嘉德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得到的。福建的艺术品拍卖会要数东南拍卖最有名了,每年春秋两次大拍我是一定要去看看的。那年秋天正赶上一场嘉德拍卖公司的拍卖会,就去看了。一下子就看到了这件平安扣和田玉手把件。我当时实在是太喜欢了,但在拍卖竞价的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坐在我前排右侧的一位老先生一直和我竞价,见我一直坚持着,他就放弃了。后来我了解到,一般有经验的老藏家或投资客,在拍卖会上举牌的时候,是不会轻易和别人太较劲的。超过了自己的心理价位,他们就会果断地放弃,很快转向下一件。

 

 

十多年来,为了搜集收藏品,我踏遍了福建省,在搜集收藏品的过程中,市场上的仿品越来越多,仿制水平也很高明,有外省石冒充寿山石的、有染色的、拼接的、注胶的、石粉压制的,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收到仿品。这几年来,只要我看中的收藏品,就会想方设法把它买下来加以收藏。我希望将来的一天,留给社会、留给下一代,希望也能像我一样继续收藏下去。 

 

现在一些藏友总是热衷“捡漏”,巴不得每一次都是“捡漏”买到真东西,甚至是大国宝。想一想,这怎么可能?便宜都被你占了,古玩商贩还吃什么?他们难道是傻子,不知道好东西要卖好价钱?现在的古玩商贩不比从前,别看他们很多人是文化不高的农民,他们在古玩江湖上磨练了多少年,一个个变得猴精猴精的。地摊的摊主和古玩店老板基本只要一看你眼睛看什么东西,就知道你到底是行家,还是棒槌,也就是说你还没出声,别人就知道你是什么人了,你要从他们手上捡漏,基本不可能。你作为收藏爱好者能够做到不被古玩商贩骗,就已经十分不易了。捡漏在十几年前也许有可能,今天抱着捡漏的心态去搞收藏,绝对收一屋假货,我身边这样的人太多。古玩有古玩的价,你没有给上古玩的价,人家是不会把这东西让你拿走的,请记住这一点。当然,买卖过程中要讨价还价,但这种讨价还价是靠谱的。 

 

另外,不排除今天有捡漏的事情发生,但那是高手在普通人不知道的疑难古玩上发生,这种“捡漏”与普通收藏者没有关系,因为一般收藏者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许多藏友骂古玩市场买卖不诚实,问题是你诚实吗?多少藏友抱着捡漏的心态去搞收藏,50元要买个大官窑,200元要买个大元青花,而且非珍贵文物不买,清朝非珐琅彩不买,然后是明五彩、宣德青花、元青花、宋青花、唐青花。有位藏友说自己要是出上400元买的东西必须值忆元以上,我说兄弟,你别搞收藏了,干脆去抢银行算了。实实在在去跟人家讲价,只要你出的价靠谱,好东西是可以买到手的。当然,懂货是关键,如果不懂,就不要充好汉,先提高水平再说。

 

 

玩收藏,我们需要树立好自己的收藏定位和目标,需要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学习,可去博物馆看真品,去认知感受了解各时期的文物特征,并充分了解市场的行情,可以参加当地的一些权威学习机构,系统地学习鉴赏课程,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关注网上藏友交流的业内论坛及多关注新华网收藏频道等专业收藏类门户网站和各大报刊类收藏板块,还要多看国家馆藏书册和实物,自己认真研读和自我感悟。在准备开始收藏时,一定要先请教业内专家给自己定位,如果能请到一个认真负责的、品行操守好、眼力也同样好的、到位的鉴藏家做顾问和老师来指导收藏,不但可以为藏家规避市场上的风险,为藏家省去大笔购买赝品的学费,还能从一开始就树立起藏家良好的收藏心态和信心,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环。这样心态平和心理健康地从事收藏活动或许在经济回报上会给你意外的惊喜。   

 

那么什么人能玩,什么人不能玩呢?这个我不敢断言,但是有点心得说出来大家讨论,那就是没钱的别玩,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根本的一点。首先说明,我们指的是“玩”。为什么叫古玩?我的理解“古玩”这个词语是一个动词。就是“古董之玩”。如果没钱的人,是玩不起的。这一点许多收藏大家,比如马未都,都从正面或者侧面说明过。仅以小猫管中窥豹的视野,就已经见过动辄上万十几万甚至几百万投入古玩,几年下来连个“屁响”都没听见。剩下手里的物件,说起来是“宝贝”,但是实际上充其量就是个摆设。 

 

有人会说心态最重要。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说说心态。心态不对的别玩。为什么我说,没钱别玩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心态呢?据我的观察,投身古玩的人归根到底只有两种心态,一是玩,是爱好。这种心态就和打球、钓鱼、打牌一样,是纯粹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另一种就是赚钱,而且这种心态占了绝大多数。往往多的人是为了赚钱,或者说暴富而入行的。而这两种心态都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歌德说过:“收藏家是最幸福和快乐的人”,为什么幸福?为什么快乐?是他拥有和占有了吗?不完全是,他主要的幸福和快乐是建立在收藏的过程之中,收藏本身的过程赋予了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我认为收藏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收藏家,他们对某些物品有着自己特殊的爱好,并对此进行收集保藏。他们的收藏品,不一定要符合社会的共性价值,只要具备一定的数量或规模就可以了。比如,有人爱好收藏报纸,有人爱好收藏邮票,有人爱好收藏旧家具,有人爱好收藏文革物品,有人爱好收藏门票等等。狭义的收藏家才是真正的收藏家,他们具备高深的历史和艺术修养、收集保藏一定数量的具有社会共性价值的物品,并对此进行专业研究或利用。像张伯驹先生是,朱家溍先生是,王世襄先生是。  

 

我不能想象一位任何历史和艺术修养都不具备的人一旦进入收藏市场,怎样去上手收藏?以今天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为例,涉及中国字画、瓷器、油画、雕塑、版画、古籍、古琴、邮票、家具、缂丝、玉器首饰等近百个品种,而一个拍卖公司的一场拍卖会的拍品就会高达数千件之多。面对琳琅满目的市场,他一定是眼花缭乱,仿如瞎子摸象。另外,真正的收藏家必须具备一定的收藏规模,同时,还需拥有一部分足以代表你收藏水准的精品。像王世襄先生收藏的明式家具,像朱家溍先生收藏的古代碑帖和古籍善本,像张伯驹先生收藏的富可敌国的古代名字画。 

 

 

在收藏中我们可以慢慢体验到人生的无限乐趣,渐渐沉浸于人生的美好境界,让人生感觉淡然安逸。就像喝功夫茶,在静品回味中仿佛回到心灵的故乡。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成为我们的财富,也有许多美好的东西从我们的眼前一闪而过,我们要为拥有而内心满足,但失之交臂也不觉得遗憾,那是自己缘份未到。收藏会让我们的内心平静,同时又总是充盈着一种期待,让我们感到人生的丰满和多姿。收藏,让我们可以放下许多,或是心中的负累,或是外物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