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李意欣 > 新闻资讯 > 资讯内容

扫描二维码访问

企业家手机官网

策展人李意欣·文波作品邀请展亮相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发布时间:2016.10.12     新闻来源:凤凰生活LIVE


原标题:化蝶——殊途同归,随缘自在



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开馆现场


2016国际收藏投资博览会合作单位女士邀请,亮相于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策展人李意欣女士,认为此次展览极大丰富了展区画面的形成语言,且独创性地展开了层出不穷,常见常新的主题立意。

 


文波 |《蝴蝶系列作品1| 国画 |参展作品

 

一直以为中国画是以写意见长,用笔不苛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感情的抒发,无拘束,享自在。文波先生说:“王昌龄的《诗格》有云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诗画一家,诗如此,画亦如此。不管是写意还是写实亦或是虚实相生,能达到意境二字,即为上佳。

 

工笔画精谨细腻的笔法首先真实的反映了实物存在的现象, 此为‘物镜’;画作所描绘的景致抒发了作画者的心情,画作与作画者情感相结合,此为‘情境’;最后,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描绘对象本身情调和境界,充满生机而不枯寂,此为‘境界’。中国美学博大精深,然而美是相通的,工笔画只是我通达到美的一个途径。”

 

文波先生独到美学理念让我想到了宋代禅宗的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回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自然而然,没有刻意。不是为了画工笔画而画工笔画,在对美的追求上,我们讲究殊途同归,我们讲究随缘自在。

 


文波 |《蝴蝶作品系列2| 国画 | 参展作品

 

在工笔画的道路上,文波先生已经耕耘了26年有余。之前一直醉心于国画写意的他与工笔画蝴蝶结缘于自己的一位长兄。是的,表达美的方式那么多,最终结缘于一种是需要得益于一个契机的。

 

文波先生口中反复提到的那位长兄是一位工笔画大师,尤其善于描绘蝴蝶,文波先生深受影响,久而久之也把工笔画蝴蝶作为自己艺术追求的一个主修方向。我暂时无缘结识这样一位国画大师,但却感叹于美的传承,好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好像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光是这样一种方式便美让人生出感叹。

 

我们常说艺术常青,我想要得常青,除了传承还需要发展。文波先生的蝴蝶工笔画除了对蝴蝶的惊喜描画之外,通常会把蝴蝶置身与一片花海或者一道山涧,他说如果是单单画蝴蝶,画得再真切却也是接近于标本,只有把蝴蝶放飞自然,它才充满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它也鲜活了那片花海那道山涧,大自然的美都是通过这样的撞击而产生的,就像是“鸟鸣山更幽”。

 


文波 |《蝴蝶作品系列3| 国画 | 参展作品

 

自然中鲜花摇曳,水波飞溅,云雾缭绕,如单单用工笔来描绘不免刻板,这是如果用写意来描绘自然环境,再用工笔来刻画蝴蝶,倒是像极了用相机聚焦于蝴蝶拍出的一张风景照。虚实相生,主次分明,天地大美。工笔和写意就这样被文波先生以美的名义结合在了一起,既求真,也求美。

 

在我的心中,真正的艺术家都是出世而无求的,因为入世会有太多繁杂玷污他们的天真,拘束他们的自在。然而文波先生告诉我,就像“小隐于野,中隐于市”,艺术家不仅需要大自然,也需要市井生活的浸润,就像人要做到不世故,但却要懂世故。艺术家也是有追求的,追求技艺精进,追求美,追求美的传播,希望通过自己去感染更多的人,希望随着国家国力的增强,中国传统艺术和东方美学能更多的绽放光彩,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