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廖志南 > 新闻资讯 > 资讯内容

扫描二维码访问

企业家手机官网

廖氏兄弟 幕墙巨子

 

发布时间:2009.12.02     新闻来源:泉州网

 


廖志山、廖志南、廖志标三兄弟合影

 

人物名片:廖志南

四海荣集团总裁

莱尔斯特(厦门)幕墙科技有限董事总经理

安溪县人大代表

安溪慈善总会副会长

厦门安溪经济促进会副会长

世界安溪廖氏宗亲会首届会长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副理事长

中国改革创新风云人物

 

关注理由:

他们,先后承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金茂大厦塔尖(目前全国第二高88层)、上海华尔登广场(香港李嘉诚办公大楼)、深圳赛格广场(72层)、杭州萧山机场、厦门机场、宁波机场、厦门会展中心附楼等工程。公司至今已获得16个“鲁班奖”。他们,就是被业界誉为“廖氏三雄”的廖志南、廖志山、廖志标三兄弟。

 

创业故事

 

从华侨望族到商业巨子

 

廖氏三兄弟出生于安溪县官桥镇善益村的一个华侨家庭。从上世纪初至今,“廖氏家族”在安溪便一直是显赫望族。他们的爷爷廖新藤早年在南洋经营橡胶园种植和橡胶贸易,多年的诚信经营使他成为当地华人成功的典范。上个世纪20年代,怀着一颗对家乡的赤子之心,廖老先生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国,将赚来的钱用于济贫恤孤,修路筑校,并修建了一栋“四海楼”,该幢楼99间房,至今仍堪称安溪茶乡建筑界一绝。

 

辞去公职,投身商海

 

廖志南199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厦门商检局工作,拥有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

 

在日复一日的平静日子里,廖志南经常陷入困惑中:难道就这样过一辈子?看着单位一位行将退休的老同事,他陷入沉思:如果不改变,老人现在的生活就是自己50年后的影子,而这样的生活离自己的梦想太遥远了。

 

虽然对于自己下海的前途心中没有底,然而1992年年底,年轻气盛的廖志南还是舍弃了公职,毅然投入到汹涌澎湃的商海里。

 

辞职当天,廖志南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和压力。兴奋,是因为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而压力则更大,自己能不能闯出一片天地来呢?

 

兴奋和憧憬马上遭遇现实,廖志南首先要面对的是“干什么”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后,由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不再给国有企业注入资金,但是建筑业在迅速发展,铝门窗、幕墙的缺口很大,于是大批民营企业均看好这一商机,纷纷进入这个行业。廖志南也看好这个行业,经由朋友介绍,廖志南到了一家建材公司上班。他先是从业务员做起,由于他为人诚恳,又能刻苦钻研业务,工作十分出色,很快被提升为部门经理,直到公司副总。

 

兄弟合力,一鸣惊人

 

1998年,廖志南离开那家公司,开始自立门户,成立一家门窗幕墙公司,两位弟弟廖志山、廖志标也加盟进来。由于廖志南在这行业里已积累了很丰富的人脉,加上他们施工质量好,公司很快就招揽到一些项目,业务开展得很顺当。但资金问题也时时困扰着初创业的廖氏兄弟,“为了守信用,我们都是按规定时间付给建材商货款,但业主施工款有时却无法按时收到。资金周转困难时,有一次我的口袋只有27元。”廖志南说。

 

后来,中标厦门机场幕墙施工项目让廖志南兄弟一鸣惊人。

 

当时,厦门国际机场3号候机楼铝合金门窗幕墙施工项目正在向社会招标。该工程难度很大,且竞争也很激烈,要想竞标成功,除了技术和能力外,还需要足够的经验。但廖氏兄弟觉得这是很好的机会,虽然他们还没有承包这么大工程的经验,但父亲给他们讲过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故事,让他们相信只要兄弟合力拧成一股绳,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他们。

 

认准了机会就要付出行动。兄弟三人那段日子几乎日夜厮守在一起,研究投标策略,同时还与公司技术人员一起详细制定了一份施工方案,不打无准备的战。这是他们第一次接手这么大的工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专业水平及坚持不懈的诚心和信心最终让他们获得该工程项目。因为施工期限短,为了按时完工且保证质量,三兄弟几乎天天泡在工地里,经常与工人一起吃大锅饭,以便根据工程的需求以及他们自身的资源,协调各个环节。最终,他们克服了经验不足、期限短等一系列困难,保质保量提前完工,获得一片喝彩声。

 

进军上海,屡创佳绩

 

厦门机场铝合金门窗幕墙施工项目的成功让他们累积了更多的经验和一定的资金,也让廖志南兄弟的翅膀更硬了,他们开始把眼光投向国内其他大工程。1999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工程向社会招标,虽然工程竞争很激烈,但廖志南他们毅然参与竞标,并最终获得该项目。

 

2000年,廖志南兄弟又先后拿下上海金茂大厦塔尖项目、上海华尔登广场项目等。有了这些做大工程的经验,廖志南昆仲的业务越做越红火。接下来几年,他们又拿下深圳赛格广场(72层)、杭州萧山机场、宁波机场、厦门会展中心附楼等工程,均获得全国最高奖“鲁班奖”和“优良工程”称号。

 

在创业过程中,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廖氏兄弟也意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除了诚信经营,还要靠科技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近几年来,他们不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发展高科技幕墙工程。2006年,廖氏兄弟创办的四海荣集团旗下的莱尔斯特(厦门)幕墙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在上海、厦门合资投资创办幕墙、门窗加工中心,开展高科技门窗幕墙研发、加工及各种配套服务,成为福建省同行中规模最大及国内外具有影响力企业之一。

 

目前,廖氏兄弟的企业还先后进军广东、香港、深圳、重庆、北京等一线城市,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2008年,廖氏兄弟在海外拿到的订单非常可观,被联合国及国际跨国采购大会指定为优质供应商。

 

目前,廖氏兄弟创办的企业集团已由最初单纯的铝合金门窗、幕墙业务发展至现在涉及房地产、贸易、建工、物流、矿业资源等多项投资,同时还将触角伸到海外。

 

辉煌的“战果”让廖志南兄弟赢得“廖氏三雄”的美誉。

 

人物·印象

 

兄弟同心

 

走进四海荣企业的老总办公室,记者看到的是三张呈“品”字形摆放的办公桌。廖志南向记者介绍说,自公司成立后,他们三兄弟便一直在同一间办公室办公,“彼此透明,没有私心杂念,做事相互商量,任何决策只要两人不同意就放弃”。

 

老大廖志南彬彬有礼,言谈慢条斯理却充满睿智,透露着身为大哥的稳重和精明。老三廖志标谈吐间才思敏捷,显得干练机智。廖志南递给记者的名片显示了他不仅是位成功的实业家,还是一位热心社会公益的活动家。

 

廖志南说,祖居四海楼的楹联多以“四海”起兴,弘扬“仁义礼智信善”的君子之道,可以说,四海楼孕育的文化就是四海文化,它的核心是:“团结协作,心胸宽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永不言弃。”这种家族文化感染着几代廖家人,也是廖氏兄弟一生为人处世的精神源泉,其对廖氏三兄弟事业的成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老三廖志标说,他们的成功是父亲言传身教的结果,曾在安溪官桥学区长期担任几所小学校长的父亲廖顺忍,经常给他们讲的故事就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喝”。“我们的家训就是兄弟不分家,团结协作,具有海一样的胸怀,才能把事业做得像海一样大。”

 

如今,廖氏兄弟创办的企业集团旗下有多家子公司,兄弟三人分工细致,由长兄掌舵;二弟廖志山负责房地产、物流、贸易、矿业;三弟廖志标负责加工中心及建筑幕墙、门窗建工及海外业务。这种分工合作形成的一股强大合力,使得他们在事业上屡战屡胜。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廖氏三兄弟团结协作,他们的太太也相处得十分和睦,妯娌情深。三家人经常在节假日聚会。“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句古训是对廖氏三兄弟最好的注解。

 

据了解,廖氏兄弟的祖父廖新藤曾有一个造福家乡的梦想,那就是在家乡斥资建一条一公里长的“四海街”,但因时逢战乱,最终未能实现。

 

在企业做大后,廖志南三兄弟时刻想着回报故乡,2007年,他们斥资1.8亿元建起了安溪四海明商贸中心,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餐饮于一体。商贸中心的诞生,既契合了安溪县大县城的发展规划,也完成了祖父未圆的梦。

 

这些年来,秉承祖父的乐善好施,廖氏兄弟先后捐资250多万元,为家乡捐修村路,捐献路灯,捐资小学、医院、老年协会、贫困学生、安溪慈善总会等。

 

对话

以德为先

做精品工程

谈行业

安全节能是头等大事

 

记者(以下简称记):幕墙既是装饰又是结构,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你们有什么样的从业标准?

廖志南(以下简称廖):在行业中,我坚决反对降低品质来做幕墙。我们对承接工程的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不会为追求某个项目而降低品质、降低造价。我们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上的投入是很大的。

责任重于财富。责任缺失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有了财富,就应该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我们提倡做精品工程,国内现在缺少的就是精品建筑、高档幕墙,所以我们宁肯发展稍慢一些,也要造出精品工程来,要体现出中国建筑的品质和建筑形象。那些劣质建筑,只能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和严重破坏。

 

记: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建筑节能、环保,您对我国幕墙的发展趋势和推广使用节能幕墙产品怎样看?

廖:能源法对节能要求越来越高是必然的趋势。中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耗大国,节能迫在眉睫。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制约、满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需求,就要既坚持节约,又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产品的研发要以国家相关节能标准为准绳,走低能耗跨越式发展之路。

门窗幕墙是建筑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门窗幕墙的生产厂商要始终将产品的节能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新产品的研发上,把室内自动调温、太阳能发电等节省电力能源的玻璃幕墙产品作为方向。

 

谈管理

重视人才,以德为先

 

记:您创业16年,成绩斐然,能否谈谈您的管理之道?

廖: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是成功的关键,而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又源自企业文化。正因如此,我们要求企业200多名管理人员,全部必须定期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重视人才,德为先,才为后。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好好做事、真实做人。

 

谈乡情

搭起海一样的舞台

 

记:今年初,您当选“世界安溪廖氏宗亲会”首届会长?能谈谈感想吗?

廖:我祖父下来的一支属系仅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就有200多人,另一支属系在国内则有100多人。作为归侨后代,我一直没有忘记祖父遗训:将族人联系起来,搭海一样的舞台,为家乡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时常有机会出国访问。每到一处,我都会联络当地的廖氏华人及其他姓氏华人,鼓励他们回到家乡走走看看,投资兴业。目前,在台湾有28万廖氏宗亲,其中绝大部分是从福建、广东一带移居赴台的。我希望能通过各方的努力,加强两岸联谊,为家乡、为祖国的大团结尽一份力量。